根管治疗后进行打桩,是为了加固并延长折断的牙齿,让假牙能获得足够的力量固定。主要功能是固位,其次是传递应力,改变牙根的应力分布。...
看到根管治疗过程图时被吓了一跳,看到需要在牙齿中放一根“螺丝”匪夷所思。其实这个“螺丝”就是我们所谓的“牙桩”。为什么要打桩?什么状况下需要打桩?打桩的材料有哪些?下面跟随爱康健口腔一起来了解下吧。
打桩的作用是什么?
当牙齿缺损面积大,或是遭受外伤只剩下牙根时,就需要打桩。这是因为牙齿太短或是力量太薄弱,直接用修复体进行修复是行不通的,打桩能延伸并稳固断裂的牙齿,支持假牙能够更好地咀嚼,具有固位的作用。
哪些情况下的牙齿需要打桩?
1、龋齿或外伤等原因造成牙冠大面积缺损;
2、牙齿缺损只剩下牙根;
3、错位或歪七扭八的牙齿,没有条件做正畸治疗;
4、畸形牙,直接磨牙固位不良者。
牙齿打桩材料怎么选?
牙齿打桩的材料有很多,比较常用的有两种:纤维桩和金属桩。其中金属桩又分为不锈钢、金钯合金、金铂合金等。
纤维桩适合前牙,因为纤维桩耐腐蚀、不含金属,对医学检查不会造成影响,而且不容易引起牙根折断,具有良好的美观性,可以搭配全瓷牙使用。
金属桩适合后牙,后牙对美观性要求不会特别高,而且金属桩不会导致牙根折断,耐腐蚀性也很强。
打桩是很有可能会刺激到原来的创口的,出现疼痛,因此建议**在做完治疗后多观察一段时间,没有出现不适感再进行打桩。另外,做过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都会比较脆弱,牙周条件不好的人不建议打金属桩。